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课标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以寻根问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
2.教材的特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 。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
例:以我国远古的农业文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名人三个主题勾勒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传承,凸显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
在第二单元里,教科书从国土教育(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方面)与沿着江河走下来(黄河、长江)两个主题的学习,通过对祖国疆域纵向、横向的空间分布形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在第三单元里,通过对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过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 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感受,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这个单元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历史,不是我国古代史的讲授 。但是在各主题中又都设有很简单的年表,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历史概念 。并且,这个单元的最后展示出一个家庭历史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习写家史 。这样通过具体的感受、初步的熏陶、简单的练习,不仅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且更加开阔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
(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
例:第二单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不是标语口号式的教学 。而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伟大祖国辽阔的国土、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形、人口、资源、大江大河,以地图学习作为中介,从祖国的空间分布方面产生比较具体的表象,这样学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而决非空泛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