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竞赛题|科技节科普知识竞赛题{带答案}( 二 )
11、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 。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 。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 。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 。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
12、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 。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
第二辑 气象饮食,息息相关
1、 科学家根据味觉与食品温度的关系,将食品归纳为喜凉食品和喜热食品 。通过大最试验,得出了喜凉食品和最适宜温度为:冰淇淋为-6℃,水为813℃,果汁为10℃,,汽水为5℃,冷咖啡为6℃,啤酒为 910℃;喜热的食品温度在6065℃,对人体最为适宜 。
2、如何做到看天吃饭呢?下面根据气象要素的具体指标,将天气、气候分为几个类型,再列出对应的饮食种类及其搭配 。
(1)、干燥偏寒天气(空气中相对湿度40%,气温在5~20℃之间) 。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规律,我国北方的秋季和南方的冬季,大都具有这样的天气特征 。在北方深秋季节,燥邪易犯肺伤津,引起咽干、鼻燥、声嘶、肤涩等燥症,宜少食辣椒、大葱、白酒等燥烈食品,而应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萝卜、百合、豆腐、竿头、银耳、鸭肉、梨、柿、香蕉、苹果等,多饮些蜂蜜水、淡茶、菜汤、豆浆、莲子汤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
(2)、干燥寒冷天气(空气中相对湿度40%,气温低于5℃) 。这种天气在北方持续的时间较长 。宜多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 。《千金翼方》载:秋冬间,暖里腹 。我国冬天的饮食习惯的确是多食蛋禽类、肉类等热量多的食品,而烹调多半采用烧、炯、炖等方法,其中以冬令火锅最受青睐,经久不衰 。当然,干燥寒冷天气下,也必须注意饮食平衡,尤其要注意多食蔬菜(火锅也要尽可能地荤素搭配),同时还要适当吃一些热性水果,如:柑桔、荔枝、山楂并且喝些药酒、黄酒等 。
(3)、湿润偏热天气(空气中相对量度高于60%,气温在20~32℃) 。我国许多地方的春季具有这种天气特征 。在这种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活跃,很适宜食用葱麦、枣、花生等食品 。同时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笋、菠菜、芹菜、芥菜等 。古人认为: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所以春季要注意用酸调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春天里的韭菜以它独有的清香、鲜美,成为千家万户的佐餐佳品,而韭菜的营养则可以与一些肉食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