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竞赛题|科技节科普知识竞赛题{带答案}( 四 )
第四辑 关于地震,不可不知
全球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
欧亚地震: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
中国主要地震带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 。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
家庭避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
3.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这时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