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十月初一|阴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的传说

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 。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 。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 。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 。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 。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 。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 。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 。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 。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 。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 。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 。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 。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 。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 。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 。秦文公令人追杀 。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 。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 。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 。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
【祭祖节烧包袱】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 。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沣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