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信只为墙|教师收到一封书信的启示
王老师:
【一封书信只为墙|教师收到一封书信的启示】您好!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咱班同学心中已久 , 同学们不止一次地想跟您谈谈 , 却欲言又止 。今天 , 当别的班的同学再次向我谈及您上的综合实践课多么生动有趣、颇受欢迎与好评时 , 我终于鼓足勇气向您提出这个问题:王老师 , 您作为咱班的班主任 , 为什么对待别的班的同学是那么和蔼可亲 , 又富于幽默感 , 而对待您自己班的同学却是另一种态度呢?尤其是在您的语文课上 , 您对我们是那么严厉 , 难道就因为您是我们的班主任吗?、、、、、、
学生:xxx
2010年10月18日
这是刚升上五年级的班长写给我的信 。读完这封情真意切的来信 , 我陷入了深思 。我是从心底里希望自己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啊!可是他们怎么就感受不到呢?反倒觉得是在心惊胆颤中接受教诲 。经过反复思忖 , 我终于悟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 即: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适得其反的原因 , 就在于自身没有做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角色的转换工作 。
经过对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几年来的回顾与反思 , 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
一、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可过分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 , 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搞好班务、教好学生 。然而我在本班授课时却忽略了教好学生这一环节 , 过分强烈的责任心使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班级管理上 。课堂上面对一张张稚嫩而熟悉、可亲又可爱的面孔 , 我常常表情严肃 , 甚至是严厉 。尽管学生对学习已经非常认真 , 一丝不苟 , 我仍不满意 , 还是瞪大眼睛盯着每一位学生的一举一动 , 稍有差错 , 找时机大批特批 。讲课时过分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处于一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抑的状态 , 这种极不协调的课堂氛围 , 严重地削弱、限制了学生的良好情绪和思维活动 , 班主任的另一半任务教好学生便不能很好地完成 。因此 , 我在上课时注意放松 , 变冷淡为热情 , 去掉过分的苛求 。学生的思维竟活跃了许多 , 发言积极、踊跃 , 时不时蹦发出意想不到的妙语来 。是啊 , 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 但不可过度 , 我们在授课时抛开班主任的心境 , 代之以任课教师的角色 , 课堂效果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
二、以爱动其心 , 以严导其行
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 一个班集体内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一定自我意识、情感和性格的个体 , 即使是同一个学生 , 他的成长过程也带有阶段性 , 决不能用同一种管理模式或教导方式对待所有学生 ,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到因材施教 , 因时而异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尤其是对待后进生 , 先要用较低的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言行 , 对这些学生要循循善诱 , 忌用训斥责备的口吻 , 应更多地向他们倾注爱心 , 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 。古人云亲其师 , 信其道 , 新课程倡导以爱动其心 , 以严导其行 , 这些教育的至理名言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 。
推荐阅读
- 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 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 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话|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封信
-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学习心得
- 写给同学的一封信|写给不同的角色同学的毕业留言
- 护士节|护理部致全院护士5.12护士节的一封慰问信
- 致老师的一封信|教师节致老师
-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思念远方朋友的文章
- 给母亲的一封信|母亲节给母亲的一封信
- 2015年寒假幼儿园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