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五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 。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 。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 。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 。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 。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 。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 。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 。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 。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 。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 。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 。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 。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
2、缺乏示范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 。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
二、指导学生写作不理想 。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 。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 。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 。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 。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 。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 。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 。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 。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 。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