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修养|言语礼仪-体现你的修养水平
未曾说话先有礼,一旦开口更有礼 。⑴ 说话时要注意对方心态和时机
就是要考虑对方能否听得懂,是否感兴趣,接受程度怎样 。在特殊的日子、特定的时刻,一句由衷的祝贺、一段真诚的赞美,必有锦上添花之效果;在他人陷入困境之时、心情沮丧之日,一句贴心的问候,一番恳切的鼓励,更有雪中送炭之功效 。
⑵ 不可说假话、空话、大话
“狼来了”只能捉弄人一回、两回,第三回就必然受惩罚了 。栽赃陷害、出口伤人、诽谤他人,是对人的极大伤害,挨打的皮肉之伤易愈合,被冤的心灵创伤难平复 。
说空话、大话者,可能会迷惑人一时,但绝不能哄人长久 。在这种情况下,“日久见人心”,所见的是浅薄之心,不可信赖之人 。
⑶ 注意区分客套语和反语
在日常生活及社交中,还有一类“言不由衷”的现象,是出于特定的需要和惯例,则不能视为虚伪和失礼 。
在社交场合的客套话,如“久仰大名”、“幸会”、“光临寒舍”、“蓬荜增辉”等,显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令对方感到舒服,觉得受到尊重,已是约定俗成的社交客套话,是不失礼貌的表现 。
【礼仪修养|言语礼仪-体现你的修养水平】在亲友,尤其是情侣之间,常说些“冤家”、“好恨你”等等,且不必为他们担心,这些带戏谑的反语,与相敬如宾相辅相成,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趣 。
推荐阅读
- 礼仪教育读后感
- 金正昆讲礼仪读后感
- 教师礼仪规范读后感
-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
- 文明礼仪读本读后感
- 金正昆讲礼仪观后感
-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班主任能力修养》读后感
- 幼儿园读后感|《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礼仪篇》读后感
- 服务礼仪|服务礼仪读后感
-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中华传统礼仪读本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