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 如何像投资高手一样做交易( 二 )


但西方人的学术特点是不只告诉你怎么做会更好 , 而且还能总结提炼出达到更好境地的路径 , 让你跟着练习就能到达 。
心理搁置 , 无疑就是这种学得会 , 学会后又能真正发挥出效果的技术 。
03
方法三:U型复盘和评估
复盘我们听说过 , 但什么是U型复盘?
U是一个从表面行为层 , 向下挖掘到内在动机和交易强弱项的深层 , 再回到行为层的过程 。
U型复盘意味着你要在每次交易结束后不仅对本次的交易行为做复盘反思 , 还要回忆整个交易过程中的心态 , 总结出自己的交易强弱项是什么 , 一段时间有没有进步;最后再回到行为层去落实的过程 。
这么说有些抽象 , 我来举个例子 。
比如有些交易者入场时机把握得很好 , 每次机会出现的时候总能快、准、狠地建仓 。
但有时建仓结束后看到股价下跌了 , 他会通过“补仓”来设法摊薄自己的成本 , 接着发生的情景你可能就很熟悉了 , 越跌越补 , 越补越跌 , 直到到达了止损位 , 止损离场 。
在这一系列的交易过程中 , 为什么会进行“补仓”的动作就非常值得做U型复盘和评估 。
比如有些人的心态是之前盈利了很多 , 所以在做这笔交易时疏忽了 , 补仓行为是情绪所致的即兴交易;
有些人则是想要持续维持在朋友中“常胜将军”的形象 , 吃了“承诺与一致性”的亏;
还有人可能不愿意承认看错了趋势 , 认为价格回落是升势中的回调 , 后面一定会涨回去的 。
你看 , 同样的补仓行为背后隐藏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态 , 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动机是什么 , 后续才能有针对性地在遇到类似的情况下避免失误行为的再次发生 。
再举个例子 。
有些投资者有很强的纪律性 , 他们可以很果断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离场 , 但他们买入的胜率总是很低 , 这又是怎么回事?
此时他就要去分析 , 自己在买入时是什么样的情景?
比如有人在买入前虽然是有计划的 , 但这份计划建立的依据是价值投资 , 但自己居然使用的是趋势投资的趋势追击入场范式 , 这显然是技术基本功不扎实;
有人胜率高于50% , 但经常在某些时刻加大仓位 , 而不是保持每次交易仓位要统一的原则 , 深究其心态是正好在此前发生了几笔亏损 , 想要尽快弥补损失 。
所以同样的 , 只有真正地复盘到更深层次的心态层 , 去挖掘出自己总是在某个模式下的失败 , 你才能真正诚实地评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或弱势 , 才能找到改善自身交易绩效的真正方法 。
而且 , U型复盘和评估 , 重要的不在知 , 重要的在于你的践行 。
最后的话
交易是容易的事 。
你只要动动手指 , 做简单的操作 , 就能瞬间完成;
交易又不是容易的事 , 因为:
交易不能盯着结果 , 要盯着过程;
交易要求你学会迅速调整心态;
交易需要你自己进入冰山下的动机层面去认真剖析、分析自己 , 找到优势和弱势 , 去做有针对性的进步和提升 。
祝 , 你每天都有进步 。
-
好了 , 今天就讲到这里 ,
每次为你凝结一个知识结晶 ,
每次都和你一起有策略地成为更好自己 。
我是行为心理的研究者和践行者 ,
畅销书《行为上瘾》、《熵增定律》作者 , 我是何圣君 , 我的文章会定期更新 。
请赐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 ,
希望通过本文的交流只是我们彼此成就的开始 ,
因为人生所有的修炼都只为在更高的地方遇见你 。
--
人不能用实力赚到超出他认知边界的钱 。
【交易|如何像投资高手一样做交易】最近我在策划一本和投资心理学相关的书 , 如果你是编辑 , 欢迎你私信我 , 我们一起联合打造出一本为中国投资者扩大投资认知边界 ,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