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二 )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领导为我们全体教师推荐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借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便勾起了我阅读与求知的欲望,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本书立足教师成长,荟萃一线教师精彩评论和教学随笔,审视教育本真,解读教师生命状态,分享教师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 。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这也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通过细细的揣摩,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愿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本书在序言中说: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我觉得要想给孩子们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康的心灵,和我们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一个老师的师德是十分重要的,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 。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本书为我今后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指明了方向 。做为教师,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地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 。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 。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做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 。只要还在教学岗位上,就要不断地追求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 。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 。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仍然是必由之路 。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书 。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师的定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 。好的老师能让人一生幸福,不好的老师能让人一辈子痛苦,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要成为学生重要他人 。如何成为学生重要的他人呢?《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书中精选了2006年—2010年的《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以评论和教学随笔为主,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本书以“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五大板块,审视了教育本真,倾听着教师忧思,分享了成长策略,明晰了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如何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呢?我认为教师必须要特别有爱心、要有学问、有修养、爱读书 。在《师道:为师亦有道》一书中谈到: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到,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教育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教师的职责是尊重、激励、唤醒 。首先教师要关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学校都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 。对学生的一句关心的话,一句表扬的话,一个笑脸,一个赞扬人的手势,一张喜报,一个奖励,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多一些选择,多一些空间,让学生感受教室是充满生命气息,学校是充满生命温暖 。其次教师要践行课改 。要明确教室的本质是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教室应该是谁的教室,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室?书中给了我们启发,面对生命生长主体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处境,倾听他们的声音,和着他们的心跳做事情,允许学生出错,犯错是学生生命生长过程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要关注课堂的宁静 。课堂因宁静而致远,针对当前中小学的课堂,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表面活跃而深沉不够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但学不到东西,而且不利于养成深思熟虑,潜心钻研的习惯,因为灵魂的远翔需要宁静,思想的放飞需要空旷 。许多时候宁静是金,平静时福,许多时候,嘈杂是草,喧嚣是祸 。教师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渐染,不是急风暴雨般的荡涤,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感化,不是强权高压下的灌输,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发展,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是一种人格、情感、意志、知识能力等综合因素的熏陶与培养,不是一架架冰冷的考试机器的造就 。书中谈到:“教师的成长不只是阅读和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思想,更重要是要独立思考,且思且行,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认识教师这个职业,这几乎是成长唯一的途径 。”同样是教师,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先拔头筹,站在时代的顶峰,成为教坛赫赫有名、为数不多的姣姣者,而有的老师经历同样得历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那是因为源于教师良好的心态 。起初,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相当,可是,发令枪一响,又得老师持观望态度,看看跑再前面的老师得到什么样的奖励,然后再做决定;而有的老师却自以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也放弃 。而有得老师奋力便跑,边跑边思考出一些有价值得东西,欣赏跑中得风景,把这历程当作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开创出一条适合自己得成长之路 。其次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各位、神采飞扬 。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读书滋养心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