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黑板报|中秋节黑板报图文素材大全( 二 )
文章图片
中秋节黑板报图文素材 2
民国年间 , 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 , 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 , 厂商以冠生园为首 , 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 。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 , 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 , 于橱窗布置霓虹灯 。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 , 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 , 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 , 价格则较之便宜 , 故而节后盘点 , 财源滚滚胜于广帮 。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 。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 , 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 , 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 , 既不布置橱窗 , 更不打广告 , 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 , 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月饼发展到今日 , 品种更加繁多 , 风味因地各异 。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在节日之夜 , 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 , 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
文章图片
中秋节黑板报图文素材 3
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 , 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 , 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 , 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 , 每逢八月中秋 , 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 , 中秋月饼香又甜” , 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 , 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 慢慢的 , 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
月饼是圆的 , 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 , 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 , 其祭果饼必圆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 , 民间又以月饼相遗 , 取团圆之义 。”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 , 大小不等 , 呼为月饼 。市肆至以果为馅 , 巧名异状 , 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 , 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 , 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 , 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 , 制就银蟾紫府影 。一双蟾兔满人间 , 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 , 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 , 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 , 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 。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 , 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 , 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 , 迥异寻常 。”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 。遍观全国 , 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 , 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 , 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 , 叠在一起 , 最大的放在下面 , 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 , 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 , 为“探花” 。而后全家人掷骰子 , 谁的数码最多 , 即为状元 , 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 , 游戏取乐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2021中秋节赏月祝福贺词
- 祝福语|喜迎中秋节微信祝福寄语
- 爱耳日黑板报文字资料
- 祝福语|中秋节晚辈简短祝福贺词
- 祝福语|中秋节团圆亲人祝福贺词
- 商场超市中秋节广播稿
- 重阳节黑板报资料|重阳节黑板报
- 2013中秋节|2013中秋当天月亮最圆
- 中秋节祝福语|中秋节甜蜜祝福语送老婆
- 中秋节祝福语|中秋节祝福语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