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 外卖小哥的一天:传说中月入过万的工作,他跑12小时挣了100元( 四 )


小朱说 , 现在用钱要省到点用了 , 算了一下他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情况 , 油钱600 , 合租房租500 , 吃饭一个月最低标准差不多1000 , 还不算话费 , 不包括生病 , 有时候生病了只有扛起 , 医院都不敢去 , 去就是钱 。
小朱16岁的时候就出来混社会了 , 之前当过大厨 , 开过外卖店 , 倒腾过火锅底料 , 卖过包子 , 做过小吃 , 都失败了 。 因为自己之前当过厨师 , 所以炒菜那些自然不在话下 , 自己也卤得一手好菜 , 准备当几个月外卖小哥 , 等找到了合适的摊位再去卖卤菜 。
2020年 , 小朱的朋友在厦门跑外卖 , 把他也喊了过去 , 朋友跑外卖 , 小朱开外卖店 , 后来遭遇到疫情生意又垮了 , 没办法只有回重庆 。
小朱说 , “这次开一个卤菜摊摊 , 自己动手 , 争取做大 , 当时候开业了请你过来哇” , 我在旁边笑 , 小朱在说到这些的时候 , 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 我并没有看到他在经历过连续的创业失败后的沮丧 , 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
吃完饭 , 小朱把我送回到我们相遇的地方 , 互相告别以后 , 小朱淹没在众多外卖小哥的身影里 。
在小朱身上 , 我感受到一股力量 , 一种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力量 , 用我们重庆话来说 , 就是“板命” , 对于小朱来说 , 现阶段就是安安稳稳的干好外卖小哥这一行 , 等赚到到足够的钱 , 重新把自己的愿望捡起来 。
当这个城市发展越快 , 我们越多的生活重心 , 就依托在了这些“万能”的外卖app和外卖小哥身上 。 他们就像维持着这个城市运作的零件 , 风雨无阻地奔走在各个角落 , 微小却重要 。
我们无意给这个群体打上“惨”、“不体面”、“卑微”诸如此类的标签 。 相反 , 在真的走进他们的生活时 , 我们发现 , 辛苦是真的 , 不如意也有 , 但他们大多还是乐观的 , 并享受着这份职业的自由 , 他们传递给我们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 。
外卖小哥们的快乐 , 只是一个月没有差评而已 , 单多、顺路那就更好了 ,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 , 并包容一下外卖小哥 , 相互多一些相互理解 , 仅此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