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早晨》教学反思

《下雪的早晨》教学反思(一)
《下雪的早晨》是艾青写的一篇富有童趣的抒情诗 。这首诗共三节 , 诗人描述了宁静的早晨 , 雪花纷飞 , 因而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的喜悦心情 。
艾青先生这首十分优美的《下雪的早晨》 , 让人仿佛在宁静的早晨 , 让“我”的思绪随着雪花飘得很远很远 , 想起了夏天树林里天真活泼的小孩 。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无不感染着我们 , 让我们也想起了童年美好的时光 , 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作者艾青对童年的眷恋 , 我完全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这样描述夏天树林里的那个孩子——“一个小孩 , 赤着脚 , 从晨光里走来 ,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诗人假托对“一个小孩”的思念 , 表达他对童年的热切希冀:他们应该是脸像鲜花 , 眼睛发亮 , 嘴哼歌曲 , 脚踩露水而来 , 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 。这才是没有功利的心灵和真正的欢乐!
我们的学生虽然正处于童年时代 , 但学业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局限 , 都使他们无法想象感受孩童在树林里捉蚂蚱金甲虫的快乐 。所以当我问:“孩子们 , 你们像这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过吗?”全体学生竟异口同声回答:“没有!”
当我描述着自己过去的童年时代 , 我看见的是孩子们脸上那无比羡慕的神情 , 我的心情顿时不轻松 , 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
【《下雪的早晨》教学反思】《下雪的早晨》教学反思(二)
《下雪的早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最后一篇主体课文 , 全诗语言精练 , 形象生动 , 寓意却很深刻 。小孩是这首诗歌的主要意象 , 诗人通过对他的可爱形象的回忆描画 , 将自己的美好情感熔铸于其中 。
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在第1小节中 , 启发学生想像飘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 引生入境 。读第2小节时想像孩子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 , 感受孩子的可爱 。读第3小节时 , 请他们想像这个孩子是谁?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我尽量激发学生大胆想像 , 力求他们通过丰富的想像去演绎诗人的情感 。将自己的情感经验 , 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 , 从而产生共鸣 , 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 。在学生感悟诗情后 , 通过画面引导学生联想 , 他们会想到什么 , 将想像到的模仿诗人进行创编 , 这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 还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