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早晨》教学反思( 二 )


《下雪的早晨》教学反思(三)
艾青这首《下雪的早晨》是描写在一个下雪的清晨 ,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无忧无虑地玩耍 。从字里行间无不感染着我们 , 让我们想起了童年美好的时光 , 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眷恋 , 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纯真生活的热切希冀 。
本诗作者为#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我国著名诗人艾青 , 写于1956年 , 整篇诗文体现了那个特定环境中作者的心境 。诗人假托了对一个小孩的思念 , 表达了对童年的期盼向往 , 那应该是脸像鲜花 , 眼睛发亮 , 脚踏露水 , 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 。
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 , 在教学过程中 , 我注意了以下几点做法 。
(一) 了解作者 , 了解背景 , “走近艾青”的实践活动
由于诗歌语言凝练 , 跳跃性较大 , 有学生不易读懂读透的地方 。所以结合本课的重难点 , 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了“走近艾青”的语文实践活动 , 使学生了解了艾青在诗坛的重要贡献以及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和创作背景 , 为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作了铺垫 。
(二)营造氛围 , 引生入境 , 注重情感熏陶而又不乏学生自主选择
课上 , 我运用“范读” , 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 , 这不仅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 还使他们对诗歌的韵律美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 使他们感到了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 。并且引导选择 , 让学生思维个性飞扬 。在阅读教学中 , 我让为学生身临其境自读感悟 。如: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场景?找一找 , 读一读 ,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 , 深入浅出地渗透对意象的解读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创作或诗歌欣赏当中都是很重要的 。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 深入浅出地渗透了这两个概念的教学 。如在学习第2小节时 , 我注意启发了学生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 并请学生反复朗读 , 读中想象 , 揣摩作者的情感 , 使学生明白了诗人是通过对孩子的描述 , 来表达他自己的情感 。
(四)视听并重 , 开拓思维 , 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在第1小节中 , 启发学生想像飘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 引生入境 。读第2小节时出示浓密的树林图片 , 让学生感受那郁郁苍苍、树影斑驳的环境美 , 想像孩子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 , 感受孩子的可爱、活泼、无忧无虑 。读第3小节时 , 通过图画引导 , 请他们想像这个孩子是谁?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我尽量激发学生大胆想像 , 力求他们通过丰富的想像去演绎诗人的情感 , 从而产生共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