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二 )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 。()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 。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 。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 。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 。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 。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 。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
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 。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 。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
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 。
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 。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 。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 。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 。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 。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 。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 。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 。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 。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 。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 。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 。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