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读《冰人儿》有感
早在几年前就曾在报纸上见到署名柏舟的许多杂文 。文章的内容早已忘的一干二净 。柏舟这个名字却清楚地记住了 。几年后,在上了一个叫李凤军老师的半年的《当代文学》后,突然知道了给我上课的就是李凤军老师就是我记忆里的柏舟 。
有写惊愕,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 。
对文学有种宗教般的崇敬感,总是认为发表文章是学问深的人的事,与我及我周围的人无关,或者说,凡是称为作家,发表了些文章的人都该是离我很远的陌生人 。包括柏舟 。他是我知道的寥寥可数的几个临沂作家中见到的第一人 。
当拿着他送我的散文作品集《冰人儿》时,竟茫然不知所措,一个星期没敢看 。那种感觉就像面队一个身材苗条的蒙面女郎,却迟迟不敢掀起她头上的面纱,充满窥视的欲望,却又怕不尽如人意 。最终还是忍不住了,一看不可收拾,从封面到封底,甚至连书脊上的“中国文联出版社”的题字也欣赏了半天 。
读凤军老师的文章最大的感觉就是他文章中所透露出的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和他生长于沂蒙山,立足于民间文学的立场分不开 。在他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被描写的对象:沂蒙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各种乡间孩童的玩物,周围的乡邻……这些事物经他的笔一写,便活泛起来,像有了生命 。他的文章毫无矫柔造作之感,朴实的就像听一位老者在娓娓而谈的讲故事 。()这本集子中,我认为最富有诗意的莫过于《冰人儿》 。《冰人儿》以细腻的笔墨勾勒出寒冬腊月农家结婚前后的热闹场面和美丽动人的新娘“冰人儿”形象,以及作者童年时的天真可爱并透露出作者童年时代对美的追求 。《种瓜记》和《土里的粉条》两篇看完后内心非常沉重 。我想起了沂蒙山走出的作家芦苇泉的一篇散文《弟弟的西瓜》 。如果说芦的散文表现的是微苦的而又稍带点浪漫主义色彩的乡情的话,《种瓜记》则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写父亲种瓜的不易,以及作为农认得艰辛 。我作为一个农家出身的孩子自然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见到他父亲劳累时的复杂心情,其拳拳之心可以昭日月 。
看完《土里的粉条》让我陷入了沉思 。看似轻松的笔调,却压抑的人的心里难受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作者的出了这样的结论:人只有饱了饭才有自尊风度,别的都是扯淡 。
作者以一个立足民间文人的形象关注着沂蒙山区的人文风貌和民俗习惯,《青莲朵》《哭丧》《咬春》《云窟探险记》诸篇在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沂蒙山区的风情、民俗 。我最喜欢的文章要数《大炮轰洋人》,读此篇仿佛让我又回到了纯真的童年时代,那虽清贫却充满乐趣的童年让人永远难忘 。虽然在我们那都不管那个游戏叫大炮轰 洋人,但是一看便知道是什么游戏,顿生亲切的认同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车间主任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规划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2022销售组长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销售经理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行政管理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个人岗位工作规划书怎么写
- 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规划怎么写范文
- 工作计划|2022年工作规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高中班主任工作规划书怎么写
- 个人明年工作规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