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谥号|读《明代官员谥号研究》有感
本书是田冰老师的博士论文 , 研究对象是明代官员谥号 。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 , 用表格形式列出有明一代得谥官员的姓名﹑出身﹑最高官职及官品﹑卒年﹑谥年等 , 梳理出明代官员给谥因素﹑给谥类型 , 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时段的官员谥号为考察对象 , 结合附表 , 采用一般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揭示不同时段得谥官员所具有的的时代特征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 以期对推进明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 。
本书主要通过对明代官员谥号的研究 , 探讨官员谥号与明代国家政治的关系 , 总结明代官员谥号在不同时段的运作规律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导言部分 , 就研究问题所涉及的概念﹑范围进行界定 , 导出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通过对明代以前历朝历代官员谥号赐予概况及特点的探讨 , 梳理出明代以前官员谥号的发展脉络 , 以探寻其对明代官员谥号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明代影响官员谥号的因素的分析 , 从横向比较中认识明代官员谥号复杂多变的特点 , 探寻影响明代官员得谥的诸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 , 说明明代皇权政治的随意性;第三章通过对明代官员给谥类型的分析 , 探讨明代官员给谥类型的多样性在强化国家政治中所起的作用;第四章通过对明代不同时段官员谥号的研究 , 进一步探讨明代官员谥号在不同时段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点 , 阐释明代官员谥号与国家政治的动态关系 。结语部分 , 主要围绕明代官员谥号传承的儒家名节观﹑对前代官员谥号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国家政治运作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 , 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和申论 。
未读此书之前 , 我对谥号的概念也非常模糊 。隐隐约约知道它是古代帝王子孙为避先人讳 , 在先人死后取的名字 。至于庙号﹑年号﹑谥号 , 傻傻分不清楚 。比较熟悉的谥号也就“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猜猜他是谁?简称“唐明皇” 。对了 , 他就是唐高宗(庙号)李隆基 。因为此书引用的书也比较的庞杂 , 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容 , 我也翻看了一些它所引用的文章﹑()用到的史料 , 了解了一些关于谥号的基本概念及常识 。但是我发现 , 知道的越多 , 反而疑问越多 , 我还在解疑中 , 以下是目前了解到的一些知识以及一些疑问 。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 , 后来庙号多 , 明清往往采用年号 。如汉惠帝是谥号 , 宋太祖是庙号 , 乾隆则是年号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