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杨绛文集》读后感——先生的智慧( 二 )



杨绛先生可谓旧式的传统文人 , 且家学渊源 。虽曾与西方文化有过深厚地交往 , 但其散文中却见不到丝毫“洋味儿” 。她的文字大多体现了汉语的音律美、书画美 。《散文》中的《林奶奶》堪称文字美的典范——口语化但不絮叨 , 记叙的仍然是生活中的琐事 , 但读来全不嫌琐碎 , 一个旧中国底层渺小老太太的言谈举止、处世为人活脱脱跃然纸上!我以为其文字的意境、意味直逼鲁迅!中国社会底层一干小人物的相貌品性在他(她)的笔下是如此血肉丰满、惟妙惟肖!

《杨绛散文》中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先生与丈夫钱钟书之间的生活点滴 。文字依然简单而不张扬 , 却难抑先生对丈夫的丝丝眷爱与关怀 。生活中钱钟书的一举手一投足在先生笔下全变成了饶有情趣的故事情节 。文学巨匠钱钟书在她的作品中不过是一个亲和、宽厚、顽皮、睿智间或显得痴气的丈夫与父亲 。(据说新版的《杨绛散文》又收录了先生的新作《我们仨》 。这本书我也曾拜读 。掩卷之余惟剩惊异 。惊异先生竟然能用如此淡定、诙谐的文字描绘着治学严谨、为人老实的女儿;还有那个蛰伏于家中清净世界不与外人知的时而顽皮淘气、时而笨拙木讷的钱钟书;以及这个使普通人常生喟叹的学者家庭的普通生活 。会心一笑的同时不免讶异——着书彼时先生已孤独一人 。)

文如其人 。先生的作品中流淌着智慧和豁达 。当一个作家能够洞穿人生的时候 , 她的文字就趋于简单晓畅 , 却能于简单晓畅之间孕育出深邃的思想 。诚如先生在这本书扉页上所译蓝德的诗:

我和谁都不争 ,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 

我也准备去了 。

先生是一个用文字取暖的人 , 先生是用文字暖人的人!

读后感——先生的智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