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联盟|《喜马拉雅守护者》--读后感守护,是一种信仰


我读《喜马拉雅守护者》心中有一种欢喜 , 像是重回拉萨 , 看天空中矮矮的云压过来 , 我便恣意地躲到云的影子里去;心中另有一种忧愁 , 像是复又高反 , 没日没夜的吐和头疼 , 大口大口的喘气却觉得于事无补 , 大有此去万事空的错觉 。

我去西藏的时候 , 对高原没有戒备心 , 所以买了机票 , 便空空地去了 。

对我漫不经心而又盲目的热爱西藏 , 高反这位同学毫不留情 。于是我从机场大巴下来 , 便抱在垃圾桶旁边 , 涕泪并流 , 狂吐不已 。自此开始了长达24小时无日无夜的高反 。

在此之前 , 我对西藏的了解 , 仅留在天涯帖子里 , 那里有醉人心魄的蓝天白云和漫无边际的宗教信仰 。高反过后 , 我又活过来了 。

布达拉宫的转经筒转走了心中的浮尘 , 纳木错的湖水将忧虑涤地无类 , 南迦巴瓦的云遮雾绕伴着奔腾咆哮的雅鲁藏布江 , 似是身临仙境;在蜿蜒的山路上转了个弯 , 厚厚的云层中间 , 阳光直不楞登射下来 , 羞涩的南迦巴瓦便在云的缝隙里露出峥嵘 , 那一刻 , 敬畏替代了所有 。

喜马拉雅就这样展现在眼前 , 一个名词转换成了一幅触手可及的风景画 。我在画外 , 也在画里 。

“南伽巴瓦 , 没有被攀登过的处女峰 。和大自然相比 , 人类何其愚蠢 。总是以为攀登过便征服了 。细想 , 我们存在之前它便存在了 , 我们离开之后它依然傲然挺立 。不曾有任何改变 。在自然面前 , 我们太渺小 , 那些烦恼 , 微不足道 。”这是2012年去西藏时写的微博 。

那几天 , 我微博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渺小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 , 任何的文字修饰 , 都已变得苍白无力 。当我回来后 , 我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 。

机缘巧合 , 得到了这本书 , 作者蒋玲便把我又带到了西藏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特殊的团队——喜马拉雅商业登山服务团队 , 这个服务团队在国内的发展及在登山活动中发生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

如果不是这本书 , 大约我从来也不会了解到那些无名英雄 , 那些故事自然无从知晓 。登山 , 始终是少数人的运动 。

媒体对登顶成功的人们大肆宣扬 , 于是他们很容易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扬名立万” , 然而却很少人去了解他们登顶背后付出更多的高山协作、高山向导、登山修路组和后勤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