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高三八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四 )
本书中有一个词,叫“文化属性” 。我比较喜欢用“社会属性”或者“社会文化属性”来代替这个比较含糊的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就会因为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而被社会化 。这种被社会化的人所带有的集体的意识和潜意识***性的东西就是“社会属性” 。我们上海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北京人的一定不同 。但是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社会文化属性都是中国的,中国的又和美国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同 。
书中把文化属性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丁元英的痛苦来源就是因为不能面对“强势文化” 。因为中国150年来的落后于西方文明,中国人的潜意识深处就有了这种心理弱势,要么崇洋媚外,要么抵制西风,要么国外的和尚好念经,要么老子天下第一 。其实中国人的这些表现归根结底都是“自卑感” 。丁元英归结中国人的特性是“靠”字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做生意靠关系,当官要跑关系,买紧俏商品也要靠关系等等举不胜举 。靠,就是不自信,不自信就是自卑,是内心虚弱,是内力不强,是肾虚 。
中国人还有一个诟病于此也大有关系,这就是中国人最要面子,所谓“面子文化”,面子是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是什么还是没有底气,自卑心,怕人看不起自己,于是人人都要摆排场,金粉铺面,外着光鲜,依靠外在的色相,依靠外在的力,让自己光彩照人,穿盔戴甲,手执利刃,自以为人家不会小视,可以所向披靡 。其实呢?在这坚甲利刃下的那个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害怕受伤的小小孩,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恐惧 。真正的高手是不假借神兵利器的,他们一叶一石都可以御敌 。甚至就是在那随便一立,呆若木鸡,也可不怒自威 。这就是内心强者与内心弱者的区别 。由此看来,丁元英是要吃“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强体的 。
强与弱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换的,没有必要区分和自傲与自卑,强无恒强,弱无恒弱,两者可以和平共处的 。比如乞丐很弱,但是乞丐之强在于作为弱者的他可以使作为强者的有钱人愿意施舍给他钱,而这些有钱人从来不会平白无故地把钱给其他强者 。有钱人未必愿意做乞丐,乞丐未必不能成为强者,朱元璋就是乞丐当皇帝,吴六奇也是从乞丐到大将军 。()可喜的是丁元英最后悟到了,强于弱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于是格律诗与乐圣合作成功了 。不论强弱、黑白、美丑等等对立的两面,都是共生的状态,不可失去其一,失去则都不存在,这就是系统理论的基石 。各家经典也都有相似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言了 。唯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在对立的事物之间照见其背后的意义,比如强者要照见自己的霸道,弱者要照见自己的不知道 。
推荐阅读
-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永远的西瓜小丑读后感
-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 人生遥控器观后感
- 路遥人生读后感
-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读《永远的雷锋》有感200字
- 雷锋的微笑观后感|《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 路遥人生|路遥《人生》读后感
- 庄子逍遥游|庄子逍遥游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