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克拉玛依市第六小学 王新华
利用业余生活时间 , 我有幸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 , 感慨颇深 。朱永新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苏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 。《新教育之梦》 , 书中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画面 , 看了使人振奋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提出一系列教育的理想 , 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认识教育的新视野、新视角 。
全书共分十章 , 分别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 。在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 这是朱教授主持的一个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 开题会是在张家港高级中学举行的 。新教育实验课题有六大行动 。即:营造书香校园 , 师生共写随笔 , 聆听窗外声音 , 熟练应用双语 , 建设数码社区和创建特色校园 。现在这个已经在全国各地实验推广 。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 , 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 。英国有一个退休老师 , 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整理旧物时 , 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 。它们是他以前31位孩子的习作 , 作文的题目是《未来我是———》 。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 , 有想当总统的 , 有想当驯狗师的 , 有想当领航员的 , 有想当王妃的……
那位老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 , 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 , 不久 , 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罗迪的手中 , 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 , 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
一年过去了 , 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 。他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 , 他认为 , 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 , 他要创造历史 。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 , 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博物馆时 , 他意外收到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 , 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动万分 。
信中说 , 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 , 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 。不过 , 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 , 因为从那时起 , 我的梦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脑子里 , 没有一天放弃过 。50年过去了 , 可以说 , 我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今天 , 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 ,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 , 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戴维的行动使朱永新获得启迪:谁在保持梦想 , 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 , 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