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二 )
朱教授在书中说 ,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 , 也需要条件的便利 , 因为便利会使读书变得轻松愉快 。朱教授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种便利所带来的愉悦 。比如在美国 , 你只要持当地人写给你的信 , 就可以到图书馆借书 。还书也无需办理什么手续 , 尤其是社区图书馆 , 门口都有一个还书的箱子 , 顺手将书往里一扔即可 。所以 , 他很希望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里一个开放的空间 , 供学生随时阅读 。这样 , 既省却了烦琐的借阅手续 , 又没有了开放时间的限制 。有人担心如此状态有可能造成图书的丢失 。但朱教授却说:“我们应该相信孩子 。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把书拿回自己的家里 , 说明他非常喜欢这本书 。孔乙己还说窃书不算偷呢 , 孩子爱书就更不是什么坏事情了 。”
《新教育之梦》中说:“读书 , 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因此 , 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 , 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 , 建立起书香校园 。理想的德育 , 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 , 与大师对话 , 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 升华自己的人格 。上学期 , 我们曾经尝试鼓励学生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 并通过“阅读摘录”这项作业督促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如果一个孩子爱读书 , 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 , 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 , 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读书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 增长他们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情操 , 净化灵魂 , 升华人格 , 而这不就是我们做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吗?鼓励孩子们读书 , 也许会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一些 , 但是当孩子们从书中找到了榜样、当孩子们从书中学会了做人 , 当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 , 那么这种所谓的负担能使他们受益终身 , 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坚持呢?
我想 , 今后我们不仅要坚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 还要在这方些面加强指导 , 比如读什么书、怎样读、要创造性地组织孩子们进行读书比赛 , 指导他们写读书心得等等 。总之 , 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 鼓励学生去多读书 , 读好书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 , 给我带来灵感和启迪 , 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 , 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 , 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