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课堂有感|读《好父母好孩子》有感

读《好父母 好孩子》有感
八卦洲中心小学 殷丽
提起卢勤的名字,可能知晓的人并不多,但提起我们年少时候经常从广播、报纸中屡屡“曝光”的“知心姐姐”,我想现代家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有一双爱的眼睛,五分钟之内就能发现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的长处 。她始终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身上有许多很棒的地方,只是有的不被别人发现 。如果能被发现,他们的表现比谁都不差 。
《好父母好孩子》是“知心姐姐”为小朋友们、家长们和老师们献上的一份精美的礼物 。作者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责任感、爱心、意志力等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这本书荟萃了卢勤老师近三十年家庭教育的精华,她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阐述了教育孩子的艺术,讲述了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 。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犹如听了知心姐姐一场精彩的报告 。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犹如一面镜子,使我认识了自己 。
作为一名母亲,我和普天下的母亲一样,有一颗爱子之心,在此以前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不错的妈妈,疼女儿,爱女儿,管吃管喝管学习 。虽然算不上优秀的母亲,起码也是一名合格的妈妈 。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
例如书中谈到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记录了母亲的亲切,温暖,深沉,坚强,无私与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与不足,以及带给孩子的烦恼和不幸 。反思自己真有点惭愧 。
“知心姐姐”在第一章《认识我们自己》中,告诫我们不要当“鸡妈妈”,因为“鸡妈妈”的溺爱使母爱变成了“母害” 。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1.代替型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孩子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 。有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 。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爸爸没给我收拾好!”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爸爸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
代替,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
2.满足型
孩子需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 。有的家长,没工夫去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
一个个体户的女儿说:“我家的枕头里、柜子里都是钱,但我们姐弟最不幸了 。妈妈爸爸为了挣钱光做买卖,把我和弟弟关在家里,顿顿饭都要自己去买 。有一天,我打开衣柜,发现里边的脏衣服堆成一团,都发霉了,等我把那些脏衣服洗干净,发现衣服已经破成洞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