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毛岸英》观后感

《毛岸英》观后感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 , 但他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 因为他为中国人民献出了一生 。“唯有牺牲多壮志 , 敢叫日月换新天”毛岸英生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时期 , 1922年10月24日 , 由于父母的革命 , 他从小跟着杨开慧住进敌人的监狱 , 母亲牺牲后他几经遭遇流落街头 。有段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 。影片着重演绎了延安父子重逢后的经历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 , 毛岸英经历了战火考验 , 之所以在朝鲜战争中担任志愿军俄语翻译是因为在伊凡诺夫的共产主义国际学校他学习的是俄语 。在战争中他不畏艰险和牺牲 , 最后献身于伟大的国际主义事业 。受到爱好和平的中朝人民的敬仰 , 闻名于世界 。他虽然在苏联生活很长时间 , 但依旧遵循着中国古老传统 , 忠孝悌仁义信皆在他的生命中 ,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生命的最大价值和意义 , 献身于革命 , 显示出一个忠于祖国 , 忠于人民的最高精神境界 。我们学习他就应该对自己的理想事业始终如一 , 至死不渝 。他对母亲杨开慧的怀念是痛定思痛的深切思念 , 那灌注在他血液中的革命是刻骨铭心的 , 这就是是对前辈事业坚贞的继承 。这就是最大的孝道 。是血脉思想一脉相承的继承 。他对父亲的教诲一一庭训的实践是我们的榜样 。爸爸叫他深入人民中去 , 他就立刻下到河南一个农村边参加土改边学习农活 。他的自觉锻炼严格要求自己都是听毛主席的话听党安排的最好例证 。人民的儿子岂能不懂人民?毛主席伟大之处就是让儿子不脱离人民 。过人民的日子 , 和人民同甘共苦 , 才能为人民做事情 , 才能很好的为人民服务 , 如今也一样 。是百姓教会他生活的真谛 , 是党培育了一代英才 。毛主席尽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 毛岸英是父亲的好儿子 。作为革命的后代最大的孝道就是继承革命事业 , 做革命人 , 走革命道路 。作为领袖尚且能这样 , 难道我们的现在培育一个好孩子能更难吗? 《毛岸英》给我们的启示还有一点是作为普通人 , 他有着亲情 , 爱情和兄弟之情 。他的可爱渗透在他的一举一动之中 。他的生命中既有壮志凌云 , 也有人情的细腻之处 , 感人之深 , 感人之切 。观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