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读后感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 , 过得平平常常 , 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 , 他算是看错人了 , 我啊 , 就是这样的命 。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 , 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 , 这样反倒好 , 看看我身边的人 , 龙二和春生 , 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 , 到头来命都丢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 , 争这个争那个 , 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 , 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 , 可寿命长 ,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 , 我还活着 。
——摘自余华《活着》
今天晚上在自习室一口气读完了余华老师的《活着》 , 总感觉应该写点什么 。就像书自序中写的那样 , 作为一个词语 ,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 而是忍受 ,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主人公福贵的生活 , 这样写只需要福贵自己的感受 , 而不是其他人的看法 , 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 而不是在别人眼中看来的苦难或是幸存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 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 , 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的幸存者 。如此一来因为恰好突出了作者的本意: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 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或许还不是很深刻 , 我的理解是 , 人活的幸福与否 , 只取决于自己的感受 , 跟别人的看法应该没有任何关系 。但这并不代表着每个人只是为自己而活 , 就可以去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 只是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定位和要求不一样罢了 。简单来说就是: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 在别人看来的苦难 , 对自己来说也许就是幸福呢 。呵呵 , 我个人的理解只能到达这个深度了 , 希望不会误导大家…
我们总会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 , 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 ,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 , 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不敢想象 , 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 , 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 , 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 , 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 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