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二 )
习惯的分类:1.按习惯的价值分 , 良好(积极的)习惯和不良(消极的)习惯 。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 , 适应人的正常需要 , 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的一类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 。2.按习惯的层面分 , 社会性习惯和个(个体)性习惯 。社会性习惯多是强调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习惯 , 通常体现为适应公共生活领域的习惯 。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 。个体习惯则是社会个体所独有的习惯 。如有人习惯早睡早起 , 有人习惯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 , 有人习惯晚上锻炼等 。3.按习惯的水平分 , 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 。动作性习惯主要是一些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 , 比较简单 , 形成的时间较短 , 容易训练 。如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等 。智慧性习惯比较复杂 , 层次更高 , 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 , 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方面的内容 。比如做事有计划、凡事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4.按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分 , 一般性习惯和特殊性习惯 。一般性习惯与人的一般能力要求相一致 , 如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 。特殊性习惯与特殊技能和能力要求相适应 , 如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所需要的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等 。5.按不同的活动领域分 , 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 。这是按照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领域来分的 , 还可以进行细分 。比如学习习惯中可分出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 , 等等 。6.按出现的时间分 , 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 。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传统性习惯 , 随着社会的变迁 ,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 。
读后使我深深思考 , 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 , 产品坏了可以报废 , 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 , 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 , 教育无小事 。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 , 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 , 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 , 落到实处 。读后感》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小学2022安全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局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年健康教育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幼儿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教育教学个人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继续教育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教育机构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