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沧浪之水》读后感( 二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每一个有点文化的人,所谓的知识分子,可能曾经都会有过千秋家国的理想,有过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当这些思考和现实冲突时,我们会一点一点地被现实屈服,最后不得不臣服于现实 。在这个新千年进入第一个十年之后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现实,所有一切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基准,以市场为风向标 。我们不敢再谈理想,谈生命的意义,那是那些成功人士的专利,对于小人物来说,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已经很奢侈了,所有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有力的证据 。阎真在《沧浪之水》中透漏出的担忧不无道理,也许,我们国家真的应该重视一下下一代的价值观教育了 。
让我用文中的一段话和封面的一段话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对比鲜明的两段话,引人深思 。
几千年过去了,无限的时间在今天像几页教科书一样被一只苍白的手轻轻翻过 。我们只有在先贤的生命中去访微探幽,才可以感受到些许的沉重,感受到历史的雪山融化之时那些许的簌簌之声 。不朽的灵魂在虚无之中盈盈飞动,留下一道道有没飘逸的弧线 。他们是为了纯粹的心灵的理由而坚守的人,在空旷寂寞苍凉广阔的历史瞬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这样想着,我又平静下来了,有一种双脚踏在结结实实的地面上的沉稳感 。
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现实的利益 。。。。。。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 。。。。。。我心中也有隐痛,用洒脱掩饰起来的隐痛,无法与别人交流的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