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二 )
除此 ,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 , 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 , 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 , 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 , 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 。看了他的文章 , 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 英语看和读没问题 , 但是根本无法交流 。看了他的文章 , 我对欧洲开始向往 , 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 , 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 , 和内心的平静 ,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 , 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 , 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 , 站在安德烈的角度 , 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 , 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 , 她和儿子 , 几乎已经无话可说 。那个曾让她拥抱 , 让她亲吻 , 让她牵手 , 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 , 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 。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
我们都知道 ,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 , 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 , 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 , 其实是很自然的 。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 , 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 , 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 , 小鸡仔长大了 , 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 , 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 , 随时间去了 。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 。是那个生育他 , 教育他 , 扶持他 , 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 , 忧他寒 , 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 , (读后感 ) 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
孩子终归是孩子 。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 , 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 。他真切的愿望是 , 等有一天我长大了 , 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祝亲爱的生日快乐暖心句祝福语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