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孝为先|《百恶孝为先》读后感( 四 )
时代变迁,东周以降,礼乐故制日益呈现不适应时代发展之态势 。惜古今中外人类之中,如武王、周公之具革命性道德智慧与能力者少之又少 。考察孔子年谱,方处时代巨变之际,即使连孔子青年、中年之思想,亦难免保守即定礼制之一面,而遭受前辈学者如老子李耳、大国政要如晏婴、以及道家隐士之批评,《史记》、《论语》、《庄子》、《列子》诸典并载之 。虽我等儒者,亦要承认青壮年孔子的思想,未臻大成 。所幸孔子接受李耳的教诲,终生博闻谦逊[1][2][3][4][5]下一页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