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二 )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 。”这并非耸人听闻 。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 。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 。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不要善意地用您的剪刀剪开我的茧,帮我挥去那些生命中的苦难,不过早地让我闻到花香不是对我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我会在阳光下萎缩,化作一片枯叶,融入泥土……爱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 。
我向往地平线尽头那一泓清泉,那里系着我勇敢的梦;我渴望融入浩瀚宽广的海洋,把心变成蓝色;我想静静地在清流明净的湖水里遨游,身上不染一丝纤尘…
昂起头,眼光中的不屈不挠的棱角已残破不堪,我奋力冲去,一个华丽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阴森与狰狞的玻璃罩把我搂住,搂得生疼 。
也许,这玻璃笼住的世界很安全很温暖,不会有暴风雨的侵袭 。不会有雷电肆虐,可这于人生而言,究竟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
但是孩子的成长终究是和父母分不开的,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源于父母的教导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 。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

读傅雷家书有感(二)
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学习钢琴,出国后他与老爸傅雷就有过许多通信 。一个文学艺术翻译家竟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造诣,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凭这些,傅雷万里之外殷切地注视着聪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着聪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设计着如何对待 。
傅雷家书共收录五四至六六年间傅雷寄傅聪的一百二十五封、寄傅敏的两封附其妻朱梅馥寄傅聪的一封信 。
儿子出国后不久,傅雷陷入了沉思,便回忆起小时侯对傅聪十分严格的施教,的确是太狠了,他后悔“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而正在爱的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别离” 。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再严格的管教也无须跪着磕头似地道歉,教育应该,总的就是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 。归根结底还是老爸对儿子的爱 。看了这三封信想必儿子更激起了对过去的恶魔如今的天使的他的复杂的感情,有恨却早已被爱所掩盖 。从此就一定会刻苦学琴,别辜负了父母的爱和自己的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