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活着读后感( 三 )
小说活着读后感(二)
我很少读小说 , 但最近 , 却开始读小说了 。因为 , 我发现 , 儿子虽然很喜欢读书 , 但对抽象的作品 , 还是不太感兴趣 , 比如读《君主论》 , 儿子只读了一半 , 就放下了 , 对我说 , 太枯燥 。相反 , 对故事性比较强的小说却很喜欢 , 我想 , 这也许是年龄的关系 , 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 , 于是 , 我就决定帮儿子选几本经典小说 。作为审查 , 我一般要先看一看这些书的内容 , 如果不适合孩子 , 那就放下 。
考虑到暑假就要到了 , 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阅读时间 , 我最近就去书店买了几本 ,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是《活着》 , 我之所以买这本书 , 是因为我以前看过电影《活着》 ,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感到特别的震撼 。一读起来 , 发现这本书很有魅力 。我以前 , 读思想深刻的书 , 读一会就会有困倦感 , 但读这本书却没有任何疲倦 , 随时拿起 , 随时就能读下去 。
读了一半 , 我就去书店 , 又买了作者的两本杂文集和一本小说 , 读了其中几篇文章 , 对作者余华有了更多了解 。余华高中毕业 , 没有考上大学 , 在农村当了5年的牙医 , 后来感觉 , 不能这样活下去 , 用他的话说:"我们卫生院就在大街上 , 空闲的时候 , 我就站在窗口 , 看着外面的大街 , 有时候会呆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 , 后来有一天 , 我在看着大街的时候 , 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悲凉 , 我想到自己将会一辈子看着这条大街 , 我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 , 就在这一刻 , 我开始考虑起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办 , 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 于是 , 我开始写小说了".这种感觉 , 我也曾经历过 。当年在一个计算机厂实习 , 很多同学都在那里 , 工作特别的枯燥 , 我就这么想过 , 所以 , 后来一有机会 , 我就离开了那里 。
余华决定开始写作以后 , 就锲而不舍 , 终于被《北京文学》发现 , 还被请到北京去改稿 , 这件事情轰动县城 , 不久 , 他被调到县文化馆工作 , 这是他期盼已久的地方 , 从此 , 他渐渐走上专业作家的道路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