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三 )


天宝兄弟可以一起搬出来谈一谈 。天保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 。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纠葛中 。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 。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 。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 。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作为现代人,作为现实中的人,首先我认为天宝作为一个大哥是很失败的,追求翠翠之前,竟然没有发觉傩送与翠翠之间的情感苗头,作为兄弟却对兄弟的感情没有一丝的察觉,不得不说是失败 。同样,出于对翠翠这个角色的喜欢和同情,我不得不同样对傩送作出批评,无论是作为弟弟,还是作为男人,都不应该选择逃避,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并不是对自己的救赎 。也许逃避是快速处理心情的方式,然而留下的是什么?是“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的女孩,是看完全文的读者的一把心酸泪 。
读过《边城》,就像以旁观者的身份经历了一段人生 。虽然有时充满心酸,有时发出叹息,但更多的是那种心灵的洗涤,对生活和人生的深深地思考 。
不得不说,如果沈从文想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他做到了;如果想表现“人心之美”,他做到了;如果想使读者尽览全文后有所感悟,我想说,至少对于我,沈先生绝对做到了!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二)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 。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 。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 。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 。--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