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5000字( 二 )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 。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 。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 。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专车 。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 。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 。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平等,没有贵贱区别 。
可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一个尊卑的世界 。这也是个事实 。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 。多少有点消极逃避的味道 。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
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也,就是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当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尊卑意识更强 。还记得有一位作家出国后,看到白人青年器宇轩昂的干着清扫工的活,清理着草坪;看见门卫不卑不亢地为大人物开门 。觉得非常惊讶 。其实如果承认生命是平等的,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不管人是干什么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小人物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偷不抢,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就很了不起了,有什么好自卑的?这一点,我们真应当向人家学习 。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严 。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运,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 。我们没有钱没有权,这的确不是件另人高兴的事,但如果既没权又没钱,再没有了尊严,那岂不是更输得一干二净了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一)
以前刚读《论语》的时候,最喜欢最后一句,前面其他的几句都忽略掉了 。后来渐渐的发现,其实算算看,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在真实修养上,都非常不容易的事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最后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