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5000字( 五 )


所以我的感觉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 。()但是中国的父母不象外国人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有时我甚至感谢那样的一次病痛,让我能够知道我的父母对我爱得何等之深 。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 。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
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读后感5000字】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