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后感( 二 )
(二)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成为教育的目标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成为教育的目标 。首先,让孩子读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书,喜欢书,爱上读书 。因此,操作起来,不要担心孩子从小不能理解、不能记住;让孩子接触到的书应该是很精美的,很吸引人的;和孩子一起读书要通过身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种很温馨、很幸福的过程 。其次,专注的学习习惯或者说工作习惯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赖老师一直提出:全家读经,不离社会,不离家庭 。全家读经,孩子自然而然会被吸引过来 。全家读经,孩子不想读都不可能啊 。读书是一种很幸福的过程 。
学英文,孩子们要学会阅读 。孩子们要阅读,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流利性,然后才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也就是说,流利性是基础,通过流利阅读所达到的不仅仅是见词就能拼读,而且是见词就能反应出整句话的情绪感觉,字面含义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在流利阅读的训练中就已经感受出来了 。
要说流利性,英文比中文更容易实现,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中文如果只有掌握200字,几乎没有书可以阅读 。而英语是一种拼音语言,学会Phonics,理论上就有80%的英文词汇都能读出来,不管认识不认识 。而且,相比中文字的数量,英文词汇量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还要多!对于小孩子或者外国人学英语,如此大的词汇量,也只有用Phonics这种“单词本身就是拼音”的方法才能让阅读继续下去,否则必然总是停滞不前地查词典(正是我们中国人犯的典型错误之一),卡壳了!
正是这种区别,使英语具备了“先读出来,不管理解不理解”这种可能 。而且,美国的研究认为,没有流利快速阅读,不可能有理解,因为如果孩子在拼读上卡壳,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大脑的词汇量太少,在一个词上卡壳就会忘了刚刚读过的词,看了这句忘了上句,怎么可能理解好!到这里可以看出,人家所谓的阅读理解,和我们中国人说的阅读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不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阅读理解就是认识单词、搞清句子并翻译出整句话的意思,而是更高层面的对阅读内容全局的理解 。我们做阅读理解关注的这些问题,人家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出的语感以及词汇量早就解决了 。
从这想到我们读国学,很多家长会说:这么难的《易经》,孩子会懂吗?孩子会理解吗?赖老师提出孩子要从小学《易经》,从难的开始学 。我们现在觉得《易经》难,其实是我们小时侯没有学过 。如果我们的孩子现在不学《易经》,长大也和我们一样觉得《易经》难 。如果孩子从小学《易经》,从难的入手,以后读别的书就不存在什么难不难的问题了 。先读熟悉了,读多了自然就会背,长大了再来理解,再来运用 。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思想在这体现得非常好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的短信
- 祝福语|妈妈生日祝福语最温馨的话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祝福语|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祝福语
- 祝福语|给爱人的早安问候一句话暖心话
- 祝福语|祝的朋友生日快乐的短句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男朋友的话
- 祝福语|有创意的虎年拜年短信祝福贺词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
- 祝福语|春节给老师的微信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