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3000字( 二 )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 。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 。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 。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
【朝花夕拾读后感3000字】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 。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多次写到“无常”这种鬼怪 。在《无常》中他比较详尽地记述了在庙会中见到的“无常” 。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庙会上都比较喜欢白无常,而普遍讨厌黑无常,而从文字来看鲁迅也比较喜欢白无常 。认为他“不但活泼而诙谐” 。而且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的庙会中白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 。
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
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父亲的病》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 。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 。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惊诧的 。“名医”居然对临之将死的人说“不要紧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却仍然提笔写下百元的药方为死人服下 。荒唐!而那主人仍旧很客气地送他出门 。鲁迅前辈真的是很伟大,所以,我便要推翻第二段对网站上的事发表的观点了 。从这篇文章——根据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鲁迅前辈不是那种使劲骂的人,我觉得,他只是通过大量的讽刺而让人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例如这个事件,骂了么?找不到骂人的词语 。所以,鲁迅前辈是那种很厉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这个词),用俗话说,就是骂人不带脏字,不过,鲁迅先生比这还高一些,他是为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于公心 。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后的风尘里鞠躬了 。“名医”的贪财便如山峰般“屹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