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读后感1000字

【野草读后感1000字】野草读后感1000字(一)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 。夏衍是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野草》中 , 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 , 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 , 对民众力量的信赖 。本文揭示了一个真理:民众(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
夏衍这篇杂文 , 写于抗战中期 , 中心意思是鼓舞人民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 用的是象征手法 。用野草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 不自夏衍始 , 白居易有“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的诗句 , 鲁迅有《野草·题辞》的名篇 。夏衍的新贡献 , 是在于将野草这一象征形象 , 表现得更加完整 , 赋予它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 , 刻画出了新的艺术意境 。首先 , 作者用强烈的对比 , 表现了野草不为人所注意 , 而实际上是巨大无比的力量 。一方面是任何机械力都不能将其完整地分开的致密而坚固的头盖骨 , 一方面是普普通通的种子;一方面是横压其上、密布其旁的巨石 , 一方面是看似柔弱的小草:彼此争斗的结果却是种子和野草的胜利 , 骨骼被切分 , 巨石被掀翻 。对于骨骼与巨石这些庞然大物 , 野草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第一点 。其次 , 作者分析了野草的力量之所以如此之大 , 是在于它的“韧性” 。它是一种不断生长着、扩大着的生命力 , 它不求速胜 , 而能“长期抗战” , 不达目的 , 决不终止 , 这样 , 它就使一切强大之敌显得脆弱而渺小了 。再次 , 作者又分析了野草所具有的乐观主义=精神 。生长的条件无论怎样恶劣 , 它也不会悲观和叹气;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斗争性 , 它为经受磨练而更加意气风发;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 。野草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韧性的、乐观的、有前途的力量 。这人格化了的野草 , 绝妙地、完整地、贴切地象征了正在坚持“长期抗战”的我们的伟大中华民族 , 和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光明前途 。在借用野草歌颂民族精神的同时 , 杂文又借那种见不得风雨、需要特殊抚植、苟安于玻璃棚中的“盆花” , 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依赖性、软弱性、妥协性 , 也作了形象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刺 。为与朴素的野草形象相吻合 , 杂文取朴素的文风 , 不事雕刻 , 力避华美 。开头貌似闲谈 , 意在反衬 , 自然地引起下文 , 最后以“哄笑”盆花嘎然结束 , 起的自然 , 收的利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