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读后感1000字( 二 )
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 , 是寓意深刻 , 哲理性强 。作者描写的是自然界的生物现象 , 但影射和隐喻的却是社会生活现象 。作者与当时许多革命文艺家一样 , 他作的不是风花雪月式的“闲文” , 而是革命文学 。他如此强调野草的力量 , 把那些被人们踩在脚下的野草之力说成“世界无比” , 其用意就在于唤起民众 , 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 进而行动起来 , 达到自己的目的 。
文中的哲理性 , 是通过作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详细观察 , 通过对新奇、具体而又相当典型的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示出来的 。比如 , 种子的生长之力能够分开机械力难以分开的头盖骨这个例子 , 就是一般人不易具备的知识 , 因而显得新颖奇特 , 也很典型 。同时 , 为了避免以偏概全 , 作者紧接着又列举了一系列尽人皆知的普通事例来进一步说明之 。而用普通事例来说明问题又容易失于平庸和索然寡味 , 于是作者便对这些普通事例进行了深入的开掘 , 提炼出微言大义的哲理来 。
“为着向往阳光 , 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 , 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 , 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 , 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 , 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 它的根往土壤钻 , 它的芽望地面挺 , 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 , 阻止它的石块 , 结果也被它掀翻……”作者从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不可抗拒的力量 , 这就提炼升华出一种哲理性很强的思想 。
这篇散文的立意 , 是通过层层点染 , 逐步深化的 , 到了最后 , 画龙点睛 , 妙语惊人 。
野草读后感1000字(二)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 , 头脑仍然一片空白 。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 , 那就是:旷野 , 荒原 , 燃烧 。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 , 也不想翻书去求证 。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 , 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 。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 , 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 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意义 。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 , 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 , 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 。因为是读后感 , 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 , 说话可以相对放肆坦诚 , 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 , 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