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读后感( 二 )


凯普有个例子举的非常形象、幽默:"许多人在生活的火炉前不知廉耻地说,“火炉啊,给我一些热量吧,我会给你增加木柴的 。"
不要再工作不努力,努力找工作了!不要再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了!不要为吃饭而吃饭,为劳动而劳动,为工作而工作,为报酬而报酬了!不要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人无可挑剔拍案叫绝,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直到退休仍然一事无成了!
"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蹩脚的工作,对老板的损害不及对自身损害的一半"呀!这句话时刻在提醒我,我工作、我学习是为自己的,不为别人,所以不要再做愚蠢的事使自己的劳动贬值 。

自驱力读后感(二)
人生是坎坷的,总是从起点奋斗到终点,再以终点为新的起点向另一个终点进军 。可能成功,可能失败 。人生充满了变数,没有人能预见未来 。当我们面对失败时,不要觉得迷茫,只要你全心全意地付出过,就可以无怨无悔 。假使林肯面对失败时萎靡不振,那么他梦想成为总统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童话 。我想他的成功在于坚持,在于忍耐,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在失败中不颓丧,在成功后,不停滞不前 。
失败者往往并不是输在才能与机遇上,他们不乏辛苦的劳作,少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坚持和忍耐 。
就拿学习来说,一道题,苦思冥想一阵后,仍得不出结果,一下子就认定这题目不会做 。等到看到答案后又不禁懊恼,原来的思路与答案仅一步之遥 。如果再坚持想下去,这道题就能解出来 。
成功与失败,有时需要坚持一年、两年,有时需要坚持一个月,甚至一道题目 。

自驱力读后感(三)
“很多时候,我们无从选择,像出生,像工作,像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又有许多选择,比如笑或者哭,比如快乐或者忧伤,比如乐观还是悲观——因为无从选择,我们学会了接受无法改变的机遇与磨难;因为可以选择,我们便与命运相搏,去寻找自身价值,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
这是我在 《自驱力》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一番话,印象很深,所以把它当作我读书随感的前言吧!
这是一本优秀的企业文化读本,弘扬的是一种员工精神 。
刚拿到书时,我就在想,什么是自驱?可是通读全文作者也没有向我们解释自驱力的概念,而是运用了很多的理念和事例来说明了这个观念 。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其实自驱力是一个心理学名词 。又称内驱力,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内驱力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 。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内驱力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来看凯普所说的自驱力,当属于工作驱力 。指个体由自己的工作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或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工作任务本身,而是把工作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一种的根源,是赋予青年期的人的一种行为,因为这一时期人的工作目的是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