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爷之孙读后感( 二 )

这正如书中所描述的林氏家族一样 , 从文字辈的老人到第五代子孙 , 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化 。与之相伴的是 , 每个小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也越来越明显 。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以来都是家庭式的 。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家庭伦理的扩大 。譬如 , 佛教在印度本是没有家庭色彩的 , 然而其传入中国后 , 就形成了浓重的家庭色彩:等级高的要有大的寺庙 , 寺庙下还要管狭小的庵堂 。可见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意识的沉重 。
然而 , 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工作与家庭孰轻孰重的问题上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变化的不太大 , 但是仍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 , 工作其实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 。当我们让人们比较工作与家庭的重要性时 ,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表明 , 回答者以家庭之外的目标为主要价值 , 还是以家庭为主要价值 。从林家的成员看 , 多数人仍然认为家庭重要于其他价值 , 只有少数人认为工作和社会价值重要于家庭价值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一般还会认为工作与家庭两者分不开 , 以工作为手段 , 以家庭为目的 , 但可以看出 , 他们还是以家庭为主要的价值 。
在林家人中 , 只有宏妹的观点是认为工作比家庭重要 , 其他老一辈和小一辈的人都更看重家庭 。
潘光旦说过:“中国是一个家族主义的国家;婚姻原是比较个人的功能 , 但是在家族主义很浓厚的空气里 , 个人的地位很小;个人既为了家族才存在 , 所以婚姻便为了家族才举行了 。婚姻的家族效用有二:一是父母的侍奉 , 二是宗族的承继 。”
实话实说 , 林氏家族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家族 。我也在北京生活过 , 传统意义的大家族要比林氏的大得多 。就像《红楼梦》中的家族 , 现实中也还是存在的 。林氏家族的典型性就在于它的时代性 。它处在变更的时代 , 所以它典型 。
个人、家庭和社会是三种并立而又相互区别的价值 。这三种价值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 , 这三种价值重要性的排列是不同的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 , 家庭的价值最重要 , 个人和社会较轻;在现代中国社会中 , 这三种价值的轻重排序在一些人那里正在发生变化 。
潘光旦先生论述过中国文化中只有家庭价值、没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一观点 , 他说:“我们以前有‘人’ , 有‘己’ , 有‘身’ , 而没有‘个人’ , 有‘自私’‘利己’的思想与‘为我’的学说 , 而没有‘个人主义’ 。我们以前也没有‘社会’ 。‘个人’和‘社会’不知是两个新名词 , 而是两个新概念 。”“理论上家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东西 , 但事实上却变作了一种左右兼并的势力 , 把个人与群或社会都给吞没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