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爷之孙读后感( 四 )
对于这一推论 , 我总觉得有些绝对化 , 似有不妥的地方 。我认为作者对于中国家庭模式转变的结论是比较合理的 , 也是必然发生的 。但作者认为“家庭主义将不再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 会渐渐远去 , 中国的家庭与西方家庭之间的区别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 二者最终将趋于一致 。”这点 , 我是不完全赞同的 。
作者通过研究推出中国家庭的一种发展趋势 , 那就是家庭小型化即核心家庭化的趋势 。所有的超核心家庭关系 , 都正在变得越来趋疏远 , 趋来趋淡漠 。要说清楚这种趋势 , 首先要了解几个概念:核心家庭、扩大家庭、以及传统的扩大家庭和变形的扩大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妇及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扩大家庭”是指任何通过血统、婚姻或收养联系起来的比核心家庭的范围更宽广的群体 。扩大家庭又可以被划分为:传统的扩大家庭和变形的扩大家庭 。“传统的扩大家庭”是指一个建立在有亲戚关系的核心家庭的地理的邻近、经济的相互依赖的基础上 , 扩大团体的权威高于核心家庭 , 重点在超核心亲属关系上的家庭系统;“变形的扩大家庭”则是指核心家庭间的一套松散的亲属关系 , 核心家庭间虽然地理上分散并且各自独立 , 但重视和维护超核心亲属关系 。
知道了这几个概念 , 对照我们中国 , 就可以发现:所谓扩大家庭并不是传统的扩大家庭 , 而是“变形的扩大家庭” , 即一套松散的亲属网络 , 它虽然是由分散和各自独立的小家庭组成 , 但却重视和维护超核心亲属关系 。关于中国传统家庭 , 许烺光指出 , 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中 , “家庭”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当一个美国人谈论家庭时 , 他指的是他的父母和家里其他末成婚的兄弟姐妹 。而中国人谈到家庭时 , 他是指除了父母、同胞外 , 还包括相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以及他兄弟姐妹结婚的所有人 。即使这些人并不生活在一起 , 但他们也常是居住在同一个衬子 , 或是邻村、邻区 。这是中国传统的特征 。”
本书中的林家六代人的前两代 ,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 , 整个家族都住在北京虎坊桥的一个院落中 , 现在这六代人的祖先 , 叫林松泉 , 他是典型的传统家庭中的核心人物 , 家庭、家族里的一切事情都是他说了算 , 后来林松泉的四个儿子 , 老大林文奎 , 老二林文禄 , 老三林文海 , 老四林文龙也是各自家庭的核心 , 而老大林文奎则是林家家族的大家长 , 他们的在下一代 , 依旧保持着这种家族家长制 。直到第四代 , 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 大家长才逐渐淡化 , 但没有消失 , 他们也都基本生活在北京 , 到了第五六代 , 改革开放以后 , 就有子孙离开北京 , 家族制也消失了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