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 , 那颗闪耀着豁达乐天之精神的“火”星灿烂夺目 。
一直很喜欢苏东坡的诗词 。读罢林语堂《苏东坡传》更是对苏东坡的处世观及人生态度敬佩不已 , 我想苏东坡的诗词之所以为人称赞流传至今 , 更多的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苏东坡独特的人生思想 。写传记不如写小说那样可以天马行空 , 必须要对史料有详实的考证 , 对人物要有清楚的认识 。即便是这样 , 林语堂对资料的剪裁取舍恰到好处 , 加之一些艺术技巧和想象力 , 使作品超越于干枯的史料之上 , 使苏东坡的形象活脱脱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 富有充沛的生命与活力 。
书中有一章是“神、鬼、人”我觉得描写得非常有意思 。苏东坡在早期为官时 , 适逢大旱 , 苏东坡心急如焚 , 决心以自己对神灵的虔诚为百姓祈雨 , 他亲登秦岭主峰 , 上表皇帝为太白山神恢复爵位 , 以求神明垂怜;他带着百姓千里迢迢取回池塘中的龙水龙水顶礼膜拜诵读祈雨文 , 神明仿佛有求必应雷声隆隆恩泽普降暴雨连下三日 , 庄稼都又挺了起来 。此时最快乐的当属苏东坡了 , 为此还将后花园的亭子改名为“喜雨亭” , 并著《喜雨亭记》记叙其之喜悦 。从此事件中我们不难感受苏东坡与爱民如子与民同乐的一片赤诚 。当然作为那个时代的人认为祷告是必须的 , 乃至于他在做其他各县的太守时仍会祷告 , 他相信神明必然会尽其所能为人消灾造福 。因此 , 林语堂在这个时候对他喜欢的苏东坡不由得调侃上几句称“苏东坡是火命 , 因为他一生不是治水 , 就是救旱 。更因为他一生都是精力旺盛 , 简单说来 , 他的气质 , 他的生活 , 就犹如跳动的火焰 , 不管到何处 , 都能给人生命温暖 , 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这就是“火”星苏东坡 , 这正是他生命之火 , 他的生命总是充满着激情 , 尽管会奔波劳累 , 却充满快乐 。
苏东坡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 , 一生曾多次遭贬官贬职 。他的政见也与当时执政发生冲突 。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作为一名乐天派的天性 。依旧执己之见 , 与“拗相公”王安石起矛盾 。这本是一段坎坷严肃的历史 , 但经林语堂之笔 , 这段“王安石变法”就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从中也体会到更多苏东坡关于人生观 , 生命意义的思考 。写到变法的具体内容时有很多条款是关于税收 , 土地之类的经济问题 , 林语堂仿佛变身为一名经济学家判定王安石变法的好坏 , 大概是对苏东坡过于喜爱 , 林先生时不时与苏先生融于一体 , 像是王安石成了自己的政敌 。当然 , 他也承认王安石做事很认真积极并不任情放纵 , 也是迫不得已 , 但想法过于激进极端 。林语堂称其为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 , 成为自己梦想的牺牲者 , 王安石甚至觉得有控制文人学者思想观念的必要 , 他以前像王莽 , 往后则像希特勒 , 因为他一遇到别人的反对 , 则暴跳如雷——现代的精神病学家 , 大概会把他列为患有妄想狂的人 , 如此短小精悍 , 不失幽默的评价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