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儒林外史读后感(一)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 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 , 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 。在这部蔑视一意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著作中 , 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 , 但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 , 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
《儒林外史》开篇描写了诸暨县一个乡村少年王冕 , 因家境贫寒 , 自小替秦老放牛 , 但他却勤奋好学 , 用每日攒下的点心钱买书看 。由于王冕聪明勤勉 , 又博览群书 , 还画得一手好荷花 , 不到二十岁 , 便成了县内的名人 。他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 , 县令登门拜访 , 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之职 , 他也不接受 。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 , 就逃到会稽山中 , 过着隐居的生活 。像这样淡泊名利的读书人 , 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 , 因此作者对王冕大加赞赏 。讽刺鞭笞科举制度的乌烟瘴气和只为名利的读书人才是本书的主旋律 。
老童生范进科举考试屡次不中 , 在家中倍受冷眼 , 丈人胡屠户更是对他百般呵斥 。范进去乡试 , 因没有盘费 , 与丈人商议 , 怎料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淋头 , 说他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 , 还说他“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经” , 把范进骂得“摸门不着” 。到出榜那天 , 家中正值无米 , 母亲让范进抱母鸡上集市卖了换米 。这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 , 范进从集市上被找了回来 , 得知消息后 , 竟然高兴得疯了 。还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他 , 治好了疯病 。转眼的工夫 , 范进时来运转 , 财源广进 , 连胡屠户也一反常态 , 称他为“文曲星” , 称赞他“才学又高 , 品貌又好” 。
这个故事极力讽刺了范进对功名的极度渴望和胡屠户那趋炎附势、“变色龙”的性格特征 。在《儒林外史》中 , 还塑造了很多同范进一样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 如打着官府旗号让大家把钱财交公的王惠 , 再如为功名不择手段 , 恩将仇报 , 抛妻弃子的匡超人……其实他们都是腐朽的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呀!“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机锋所向 , 尤在士林” 。现实生活中 , 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 , 但却有人为了考取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 , 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