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二 )


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 。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都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 。如果对教育事业没有无限度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 。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歌词:因为爱,所以爱 。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定的是爱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愿意为它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
第二、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经常处于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 。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 。
碰到生气的事或突发的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 。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 。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 。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很小一点可笑的事 。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 。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 。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
第三、培养教师的语言素养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文中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
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
首先,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 。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 。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