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说:“别扯了,哪有爱情啊?”生物学家被踢出了群聊


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说:“别扯了,哪有爱情啊?”生物学家被踢出了群聊
文章图片

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说:“别扯了,哪有爱情啊?”生物学家被踢出了群聊
文章图片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 , 案头的《瓢》、《情人》、《红楼梦》 , 以及张爱玲、安妮宝贝……消失了 。
取代它们的是 , 《认知行为心理学》、《幸福学》、《正念冥想》、《鬼谷子》 , 还有一本《大作手回忆录》 。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爱情的时代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 而新的时代 , 名为生活 。
一 , 爱情的袍子
家里养的猫 , 到了一岁就每天喵喵叫 , 尤其春天的时候 , 夜里不断痛苦嚎叫 。
我甚至觉得 , 他渴望的眼神看我 , 都像在看一只小母猫 。
可能这就是爱情 , 到了年纪 , 生而俱来的使命感就会觉醒:种族繁衍 , 义不容辞 。
所以 , 到底什么是爱情?
生物学家会一撇嘴告诉你:别扯了 , 哪有爱情?
爱情就是苯基乙胺、多巴胺、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和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感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一番) , 这几种激素的恶作剧罢了 。
他们还做了一个无良的试验 , 在异性出现的同时 , 通过非常规手段刺激试验对象分泌激素 , 然后这个实验对象就误以为自己爱上了这个异性 , 开始智商滑坡 , 死心塌地 。
更可悲的是 , 激素的浓度高峰只能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的时间 , 平均不到30个月 。
你看 , 哪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 是爱情在自掘坟墓 , 有没有婚姻都一样要埋葬 。
额外说一嘴 , 但激素可以对新鲜对象重新分泌 , 这就有趣多了 。
死心塌地的人 , 心还会再活络起来 。
爱情背后的真相 , 到底是科学的必然 , 还是神明的安排?
原来 , 爱情只是“族群繁衍”披了一件样式繁复的袍子 。
我给猫做了手术后 , 他再也不叫了 , 没有了繁衍后代的烦恼之后 , 他完全没有爱情了 。
只知道睡 , 单纯的睡 。
二 , 精神符号
但人类当然没有猫这么简单 , 人类甚至为爱而生 , 为爱而亡 。
这里不得不提到 , 对“粗鄙无趣”的生物学家最不屑的 , 就是艺术家 。
生物学家看人 , 是一堆碳水化合物的排列组合 , 他们不大关注心灵 , 只关注心脏 。
而艺术家觉得 , 人是造物主的恩赐 , 是灵魂的载舟 , 是心灵的信仰 , 人甚至可以只活在精神世界 。
艺术家眼中 , 爱情至高无上 , 他们古往今来 , 讲了很多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
这些故事 , 又常常被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当做案例分析 。
比如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因为偏执型人格 , 不听家长的话 , 最终一时冲动 , 令人惋惜将年轻的生命献祭给爱情 , 并造成了一定范围内不良社会影响 。
你可能也发现了 , 艺术作品中 , 爱情的伟大都是需要用死亡来证明 , 所以千万不要混淆艺术和现实 。
回到现实中 , 每个人的社交圈倒是都流行着一个神秘的诅咒:
凡是秀恩爱的情侣 , 不出3个月必然被失恋缠身 , 痛不欲生 。
是啊 , 陷入爱情的时候 , 我们拥有人世间最大的喜悦幸福 , 仅仅因为感受一下拥有对方 , 就能觉得自己很幸运很高傲 , 当然想四处显摆 。
而显摆时期 , 往往就是最巅峰体验的时期 , 巅峰之后 , 只有两种选择 , 断崖或者滑坡 。
当不得不面临爱情消亡的时候 , 我们甚至可能用一生的幸福生活陪葬 , 即便轻伤 , 也会长长久久不快乐 , 偶尔一瞬间 , 心就像有病一样 , 刺痛一下 。
于是又四处哭诉 , 就像当初四处昭告 。
但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吧 , 说好了 , 不能使用理智 , 使用理智就犯规 , 感受不到乐趣 。
其实 , 爱情是一件不能说清楚的事 , 越是模糊才越美好 , 她是在艺术和生活之间 , 不断徘徊的精神符号 。
三 , 永恒的期待
爱情原本简单 , 但无疑被人类搞得越来越复杂了 。
爱情简单到 , 就是生命中必然被驱使发生的一件事而已 。
爱情的复杂则在于 , 你不知道何时何地何人 , 你明知道会发生 , 但却完全不为自己所控制 。
就像一台机器 , 即便你浏览了所有机械结构的细节 , 但还是不会驾驶 。
爱情一半必然 , 爱情一半无常 , 这就是爱情最大的魅力 。
没有经历爱情的人 , 真的不曾活过 。
假如你正迎着爱情 , 那就勇敢冲上去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