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观后感( 二 )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很值得我们回味,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因为它隐藏了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把这些理念真切地贯穿在平实的故事中 。
电影中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托特是一个怯懦、沉默寡言而又勤奋学习的学生,但他平凡的外表却隐含了激情 。基廷老师要每个学生写一首自己的诗,并在课堂里读出来,托特却没有勇气读出来,他谎称自己没有写,基廷老师这时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说:“你认为你想法是没有价值的么?”……然后让他上台表演“野性的咆哮”,他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终于能如实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在剧终,基廷老师要走了,托特突然站在桌子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 。”是什么使性格怯懦的托特变的如此勇敢,是爱,是基廷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鼓励 。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学会欣赏学生,其实鼓励是学生最需要得到的 。有时课堂上一句:“你说得很有道理 。”“你的发现很重要 。”……可能给学生带来了他举行努力的动力,继续学习的勇气,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这些鼓励孩子的话 。
电影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尤其对我们这些贯以“教书育人”美名的老师,大家可能都会谈出很深的感想 。但我只想说的是,教育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引导,我们教师对于教学的引导是尤其重要的 。看了《春风化雨》这个片子,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要敢于冲破旧势力,做一个有特色的自己 。

春风化雨观后感(三)
观看了《春风化雨》这部电影,在我们的身边不是一直会有这样的故事,但是我们也知道那些事在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发生,春风化雨——听到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何止是亲切,更让我感受到其中饱含的浓浓真情 。
《春风化雨》蕴涵着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无私、最真切的关怀与爱 。()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看上去也只是师生关系,但他们就像是家人,更胜于家人 。那是一种对社会的爱与责任 。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金悦的女孩 。虽然片中的每个孩子都有着令人怜悯的不幸,但我觉得金悦是最让人揪心的 。同样都是留守儿童,同样住在一个大祠堂里,同样期待着父母的电话,可她毕竟与同伴们不一样 。别人的父母至少还有时间抽空过来看看,至少还会打个电话,至少还会写封信,可对于父母离异的她来说,为什么这一切都成了奢望?在一次次苦苦的寂寞等待之后,孩子丁点的希望怎能不被磨灭?孤独中生活了那么久,渴望父母的探望那么久,等来的却是父亲无奈的绝情,进而成为每夜的伤心的泪水,这样幼小的心灵怎能不被伤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