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国学家”误国,科学家才能拯救汉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用死记硬背来消磨国人学习文字的乐趣,用将来注定要用计算机来做的事情来强占孩子们的宝贵光阴;而科学家们默默地把古老的汉字带入了新的领域,他们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汉字处理软件,区位码,汉字库,五笔字型,智能输入法,手写识别……在一群“国学家”扭捏作态,瓦釜雷鸣的同时,是科学家保持了汉字的生机活力,赋予汉字真正的青春!
华丽丽的分割线 。作为曾经省实验中学的机修,以及现在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我是怀着批判的心情去观赏这个节目的,不瞒阎女士,毛女士(不知道她老人家退休了没有?)和杨先生说,我对高中语文(不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语文)怀有深深的敌意 。但是我当然是不会在现实中发表以上言论的 。现实中的言论要平和,细致,娓娓动听,最关键的是要提出建设性意见 。如下:
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世界中,汉字,乃至整个教育本身,都必须要正视这种瞬息万变的挑战 。
不可否认,从体裁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超越了《百家讲坛》和《走进科学》,真正吸引了多数公众的眼球,达到了普及汉字,广泛宣传国学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从内容上,我认为,必须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的视角,去审视它的作用 。
首先发表我对汉字作用的认识 。我认为,排除掉感情因素,文字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载体,就如同人类的肤色,计算机和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样,并没有截然的优劣之分 。例如,英语由于字母较少,而容易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中表达(要表达所有拉丁字母和常用符号,只需要最多8位二进制数字就可以了,而汉字及其常用符号通常需要16二进制数字位),但是汉字却拥有信息密度更大的优势,例如,同样的文件翻译成各国语言,通常中文版的篇幅最短 。而微博有140个字的限制,使用汉字所能包含的内容是最多的 。容易看出,一种人类文字,字母较少则容易编码,字母较多则信息量大,这两种优势是共轭的,必居其一,可以折中,不能兼得 。由此可知,语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语言命运的决定因素 。
但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一些语言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一些语言却失传或者不再使用了呢?例如,拉丁语就是一种不再使用的语言,现在仅仅在某些场合下应用,利用的是其“因为不再使用而不再变化”的特性;一千年前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当时很多先进的思想和书籍是通过阿拉伯语来传播和保存,但是现在其地位早已让位给了英语 。
推荐阅读
- 誓师大会主持词|中学中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主持词领导讲话
- 教师节发言|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发言
- 董事长讲话稿|公司年底员工大会董事长讲话稿
- 汉字的历史和来历|国际合作节的来历国际合作节发展历史
- 表彰大会主持词|医院5.12护士节文艺汇演暨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
- 主持人串词|公司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主持人串词
- 开场白和结束语|2013年“五四”纪念大会开场白结束语
- 表彰大会主持词|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大会主持词
- 护士节|护士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大会上的讲话
- 江西省卫生厅厅长|卫生厅厅长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