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四 )
由于信息化的借力,汉语已经更加容易学习使用了 。使用智能输入法,包括智能设备的12键输入法,普通人的打字速度要大幅超越写字速度 。而且对于不认识的汉字、词语、成语和典故,可以方便地使用互联网来查询,比翻字典还要省时省力得多;在可预见的将来,很可能语音识别可以代替键盘成为主要的输入设备——虽然现在它还只是一个娱乐功能——届时汉字的书写速度和便利程度还会更上一个台阶;在互联网上查找成语典故、名家名句等引用资料,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己的作品中,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查阅和手抄,效率更是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另外,使用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任意修改已经写完的文字,而手写稿就不得不改完之后再重新抄写了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我们还可以认为手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但是它已经渐渐不是最重要的,未来可能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能力了 。就像纸笔已经流行之后的甲骨文和金文,我们仍然可以阅读它,欣赏它,但是它的传承任务可以交给艺术家们,而不是普通大众了 。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的观点非常激进,但是你们一定要注意到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化的速度 。我的一位大学教授讲,他年轻的时候,计算机的概念还是占满整个屋子,用纸带来存储程序和资料,笨重、耗电、经常出错、一只蛾子落在电路板上就可以轻易摧毁的,外强中干的机器 。但是很快磁带便代替了纸带,软磁盘代替了磁带,硬盘又代替了软磁盘……几十年后的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它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可以碾压那时一间屋子大的计算机;而一张蓝光DVD可以存储那时全世界的计算机程序;那位教授年轻时擅长的,阅读纸带程序的能力,现在早已成为屠龙之技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汉语的“书写”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以计算机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再一次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它把人类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计算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可以专注于创造性的、规划性的脑力劳动 。
我们今天研究、宣传国学,也必须要顺应这个潮流才行 。应当适度忽略那些将来注定要由计算机来做的事情,而重视创造性的能力 。例如,在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考察某些生僻字的书写方式,这在现代工作生活环境下,实在有些太过时了 。这样的题目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查找到答案,嘉宾席上的那些国学大师存在感实在不强 。不如设计一些更具创造性的模式,例如设计某场景语境,让双方选手各写出一个成语、歇后语,甚至流行语来形容,然后专家点评,最后专家和观众投票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即使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也是很难直接搜索到答案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国学大师为选手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的点评,而不是仅仅照本宣科念答案了 。
推荐阅读
- 誓师大会主持词|中学中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主持词领导讲话
- 教师节发言|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发言
- 董事长讲话稿|公司年底员工大会董事长讲话稿
- 汉字的历史和来历|国际合作节的来历国际合作节发展历史
- 表彰大会主持词|医院5.12护士节文艺汇演暨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
- 主持人串词|公司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主持人串词
- 开场白和结束语|2013年“五四”纪念大会开场白结束语
- 表彰大会主持词|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大会主持词
- 护士节|护士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大会上的讲话
- 江西省卫生厅厅长|卫生厅厅长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