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 二 )


《扫毒》片长达130多分钟 , 这对于港产警匪片来说稍微偏长 , 因为陈木胜要在这部电影里兼顾三人的戏份 , 要使刘、古、张三人都能在里面充分发挥各自角色特点 。这三人的发挥和在戏中的作用基本能平均分布全片前中后三段 。前三分之一属于刘青云 , 中间三分之一古天乐占主导 , 这三分之二的戏中张家辉的角色较弱 , 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多体现在刘青云与古天乐之间 , 而到影片最后三分之一 , 张家辉“复活”后明显地占据上风 , 最后对抗八面佛自毁一手 , 这场血腥戏又多少有点当年张彻《独臂刀》的影子 。
刘古张三人在《扫毒》中演技各有所长 , 他们都演绎出各自角色中的勇、情、义 。他们均会是明年金像奖影帝的有力竞争者 , 但我认为金像奖更应该给古天乐一个提名 , 刘青云与张家辉两位早已是影帝 , 而古天乐年年均有不错表现 , 但总是与最佳男主角提名无缘 。今年古天乐的表现更胜往年 , 尤其今年他面对两部题材相近的电影演绎不同的角色 , 先在年初有杜琪峰《毒战》中饰演毒贩 , 后有《扫毒》饰演卧底缉毒警察 , 两个角色难度都不小 , 《毒战》中要为自保而心狠手辣 , 《扫毒》要在家庭兄弟还有卧底世界中挣扎 , 两者都是挑战人性的角色 , 所以《毒战》和《扫毒》金像奖都应该在其中选一作为古天乐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香港电影行业 , 请给古天乐一个机会 。

电影观后感(二)
——《私人订制》观后感
文/马庆云
【电影观后感】如果说《顽主》、《甲方乙方》这样的“好梦一日游”中 , 还是中青年王朔对生活的聊侃态度的话 , 那从《非诚勿扰2》开始 , 作为编剧出现的王朔 , 显然已经步入他更加沉稳的中老年时期 。当然 , 在《非诚勿扰2》中 , 编剧王朔只观照了人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态度问题 , 但在《私人订制》中 , 我们却可以看到 , 他对包括权利、艺术、金钱在内的大量事物都报以苍凉 。
与青年对权利腐败的批判态度不同 , 王朔在“范伟清官梦”一段中 , 以纪实加讽刺的方式 , 还原了一段清官如何下水的故事 。若以中青年王朔风格来写 , 这段将更加辛辣 , 但中老年王朔显然更关注于对权利何以如此的思考 。思考的态度 , 超过嘲弄与聊侃 。该段最后以对话方式传递出编剧个人的思考成果 ,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