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读后感
《蓝海战略》读后感(一)
在公司培训的时候 , 领导推荐我们读《蓝海战略》这本书 。作为一个从事终端技术研究的软件工程师 , 我关注这类书籍比较少 。翻开这本书 , 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 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案例 , 阐述了“红海”和“蓝海”的内在联系 , 探求着“蓝海”开创之路 。作为一个技术研究人员 , 做技术是为了什么呢?上升到战略层面的话 , 那就是开创“蓝海” 。所以说《蓝海战略》拓展了我的视野 , 让我对创新这个词 , 有了更深的理解 。
首先 , 《蓝海战略》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理解 。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 , 更重要的是价值创新 。创新的目标 , 不是去创新新奇的东西 , 而是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在历史上有很多企业都是获得了技术创新而最后都亏本了 , 像着名的摩托罗拉铱星计划最终失败了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上的创新和价值的创新脱节 。那么问题就是如何让用先进的技术去赚钱?这恐怕是每一个技术人员在做技术的时候 , 必须要反复考虑的事情 。新技术是价值创新的基础 , 但不是价值创新的全部 。以用户需求为依托 , 以技术为基石 , 推出新产品 , 开拓新业务 , 才是我们创新的责任 。
其次 , 《蓝海战略》使我对竞争的概念又有了更新的理解 。竞争 , 不仅仅包括和竞争对手在“红海”中的搏杀 , 还应包括新产品 , 新市场领域的占领上 。通信领域不仅仅是话费价格的竞争 , 更重要的是新产品 , 新业务的竞争 。
“时移则事易 , 因为之备” 。客户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 , 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目光从市场的供给一方转移需求一方 , 也就是与其与竞争对手死拼 , 不如推出更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 。跨越现有的竞争边界看市场 , 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重新排序 , 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 , 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 , 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 , 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 。
一个公司必须坚持探索蓝海 , 因为只有不断发现蓝海才能保证公司是满足客户的要求 , 才能不会被市场淘汰 。只考虑红海是不行的 。假如诺基亚一直抱守红海的话 , 可能它还是在做木材加工 。但红海是必须的 , 有了一套红海的竞争能使你在发现蓝海并迅速在蓝海里确立你的地位 , 如果没有红海我想即使你找到拉蓝海你也不能迅速占领 。蓝海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 , 代表着创造新需求 , 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 。尽管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 , 但大多数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