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一)
有这么一本书,能给人带去心灵的冲击,灵魂的震撼,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程浩,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五岁的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走过二十个春秋 。
在读这本书之前,曾有人这么问我:“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长度还是厚度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长度 。”当时的自己无疑还很肤浅,只是单纯的认为:“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在读完《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这本书后,我才明白:生命之可贵,在于其短暂;生命之伟大,却在于起厚度 。生命的长度可以测量,生命的厚度却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 。就好比作者程浩,他的生命虽然仅有二十年,但他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他生命的厚度,却在大多数人之上 。
“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的泪水 。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绝不能回头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是的,我们为梦想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血与泪了,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太久,太远了,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份执着与希望,我们已注定难以回头,如果一回头,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就会化为虚无 。所以,哪怕这条通往梦想的路永远没有尽头,或是在尽头等待着我们的并非是成功,我们也必须咬着牙这下去,因为,地狱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后 。
记得书中有这么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终有一死,现在的奔波劳累有什么意义?》 。看到这一标题,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纵然是不可一世的帝王,到头来不过化为一抔黄土;纵然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几十年后也不过是一具白骨 。时间总是将一切美好吹散 。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们在早已注定了结局——死亡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不断奔跑呢?思索了好久,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这个答案不过显而易见罢了: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人生的起点,离开世界的刹那是人生的结束,那我们不停奔波的时光无疑就是人生的过程了 。上天给我们一次宝贵的生命,为何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做一些有意义,能令自己快乐的事呢?虽然起点与终点早已注定,但人生的过程却完全是由自己去谱写的!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不仅仅是一本书,这其中蕴含着的,是作者的生命与灵魂,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非凡人生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二)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程浩
在还未面见这本书这作者时,我想多数人总会又有一阵感动浮上心头 。大不了又是一本在艰险时刻或阳光乐观或悲情哀叹的仅是令人再对人生揭一层面纱的“感动书籍”罢 。不幸之人,人间皆有之;不幸之人中的有幸之人,不幸之人中更有之 。此类书,借着令人潸然泪下的背景,图一意境,不过尔尔 。

推荐阅读